對抗塵蟎小秘訣
說到過敏發作,我們常直覺性的在食物方面聯想到海鮮、花生、蛋等過敏原,亦或是受到氣候變化、花粉、寵物毛髮等影響,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,「塵蟎」反而是體積極小卻無所不在的隱形過敏殺手.
正因為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,因此常忽略對人體的影響。其次則是對黴菌和蟑螂(蟑螂本體及其殼屑、分泌液、排泄物)過敏。儘管每個人因體質不同而呈現出的過敏症況有所不同,影響人體的過敏原也有千百種,現代的家庭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以及居家環境舒適度,就由醫師及達人來教我們如何掌握生活中的抗敏小細節!
認識常見的過敏症狀:
- 過敏性氣喘:過敏原隨著呼吸進入氣管,當敏感纖弱的氣管受刺激便會急速攣縮,進而引發過敏性氣喘。
- 過敏性鼻炎:過敏原進入呼吸道後易引起黏膜腫脹,這時不但會開始噴嚏連連,鼻子也會流出水漾的分泌物。
- 過敏性結膜炎:過敏原入侵結膜會使眼睛會迅速紅腫、發癢。是除了過敏性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之外,臨床上第四常見的過敏性疾病。
- 異位性皮膚炎:過敏原沾附到皮膚上,可能會引發搔癢、紅疹等症狀。
塵蟎最容易孳生的地方:
寢具床墊
醫師提醒
我們每天有超過3分之1的時間會使用床墊、棉被、枕頭等寢具用品,但在睡眠的過程中,身體自動排汗、剝落皮屑,這些人體代謝的產物正是塵蟎最喜歡的食物,站在預防過敏發作以及衛生的角度,勤於清潔及換洗寢具,才能降低過敏的發生機率。
達人建議
多數寢具用品的體積大又厚重,以家用洗衣機清洗並不容易,洗完晾乾更是需要空間,建議應以每週一次的頻率更換床單、被套等,另外,床單可以多套幾層,或在床單與床墊間多加一層保潔墊,也有助維持床墊清潔。有時如果天氣不錯,也不妨將寢具搬出來曝曬太陽,利用陽光的紫外線殺死塵蟎和細菌!
地毯窗簾
醫師提醒
臺灣屬於海洋型氣候,戶外室內的濕度都時常居高不下,想拒絕黴菌、塵蟎在家中生長,除了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外,更要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,常打開窗簾、窗戶讓陽光照射進來,室內自然會洋溢陽光的溫暖的氣味。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次以上的居家環境清掃,尤其活動時間最長的房間與客廳,擺設應以簡單為原則,避免鋪設易孳生塵蟎的窗簾、地毯等。
達人建議
地毯因為面積大清洗不易,再加上臺灣天氣溫暖濕熱,其實沒有鋪設地毯的絕對必要性。至於可替室內遮擋陽光的窗簾,建議1~2週取下換洗一次,市面上也有販售不少木頭、金屬、塑膠材質的百葉窗,遮光效果很不錯,而且也很方便用吸塵器或抹布除去灰塵髒汙,比布製窗簾更便利許多。
絨毛布偶
醫師提醒
可愛的絨毛布偶幾乎是孩子都喜愛的玩具,但絨毛玩具清理不便、極易堆積灰塵,只要放置的時間一久,便會自動孳生許多塵蟎。
達人建議
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絨毛布偶,常常是引發過敏的元兇。對此,家事達人陳安祺建議,有過敏困擾的孩子應盡量避免接觸絨毛布偶,若真的要購買,也應挑選短毛、毛巾布等可水洗的材質,方便家長時常替孩子清洗。另外,吸塵器則可選用電動滾刷式吸頭,能深層清潔黏著物,將灰塵、塵蟎一網打盡,再以乾淨抹布噴上蘇打水擦拭布偶表面(以「蘇打粉:清水=1:20」的比例混合製作)。
換季衣物
醫師提醒
有時我們心想,衣服在換季收納前已清洗過,現在聞起來還香香的,可以直接穿上不用再洗一次。事實上,經過動輒一兩季的長時間存放,尤其是羽絨外套等蓬鬆、厚重的禦寒衣物,無形中更會成為塵蟎聚集的大本營。
達人建議
衣服經過長時間的放置,都應該先清洗過再穿,才能避免直接吸入或接觸大量的塵蟎。如果家中的收納空間不夠用,可以試著使用真空壓縮袋收納衣物──確定衣服洗淨後完全乾燥,可將衣物折疊整齊後收入真空壓縮袋,再使用器具將空氣抽吸出來,這樣一來不僅體積縮小許多,隔絕空氣也能避免塵蟎和黴菌孳生,便於保存衣物。不過,收納袋雖然方便,但羽絨衣這類蓬鬆的衣物並不適合使用,否則之後可能無法回覆原來的鬆軟,使保暖效果大打折扣。
牆壁黴菌
醫師提醒
若居家環境較為潮濕悶熱或年久失修,牆角和地面就可能產生壁癌、發黴,而剛學會爬或走的寶寶很喜歡四處摸摸,如果剛好體質對黴菌過敏很容易因此發病。
達人建議
牆壁的黴菌除了清潔擦拭可以去除,其實維持室內的濕度穩定也非常重要,平常不但要常常打開門窗幫助室內通風,亦可使用空調或除濕機保持空氣乾燥。如果確定家中某面牆較為潮濕,就盡量不要在這面牆前放置衣櫥、書櫃,家具才不會有頻頻發黴的困擾。其實,如果牆壁發黴起因於嚴重漏水,著手從房屋的結構進行整修才是治本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