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白水稀釋濃度與消毒效果成反比?加消毒水加越多越不好?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消毒!

  • by

專欄作家/Artemis

說到消毒抗菌,一般人都知道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,因為漂白水成本低、易取得,操作簡單且成效很好,常常用於環境消毒。但你了解它的消毒原理嗎?本篇就來告訴你漂白水的功能及正確稀釋方法。

次氯酸鈉的功用

漂白水是高濃度的次氯酸鈉(NaClO)溶液,是一種具有很強氧化能力的化學物質,溶於水中會解離成鈉離子(Na+)與次氯酸根離子(ClO–),在水溶液中,ClO–會和水反應,使溶液呈鹼性,並轉變為次氯酸(HClO)。HClO有良好的消毒殺菌效果,因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解離較少,一般稀釋後解離分子多,故消毒效果較好。有研究顯示,雖然ClO–和HClO都有殺菌、病毒的效果,但HClO殺菌速度比較快,目前被認為是主要提供殺菌、消毒效果的物質。

一般市售漂白水濃度介於5.25%-6.15%之間(52500ppm~61500ppm之有效氯),濃度高、呈強鹼性,該條件下的漂白水消毒效果不好,一來是要達到環境的消毒抗菌約為500ppm之有效氯,二來pH值下降後HClO的比例就會變高,消毒殺菌的效果才好。

稀釋注意事項

初步了解次氯酸鈉的功能之後,就可以將之應用到生活中。首先要了解雖然次氯酸鈉有良好抗病毒效果,但它對於皮膚、黏膜和呼吸道具有刺激性,因此不適合用於皮膚消毒,適合用於大面積的環境清潔。另一方面,千萬不要為了提升HClO的比例,自行將漂白水混合強酸調配次氯酸溶液,此混合步驟會在過程中產生大量氯氣,造成身體不適。在稀釋過程中也務必在通風良好的位置,並配戴口罩、橡膠手套和防水圍裙,避免直接接觸,可以的話最好也使用護目鏡以防噴濺到眼睛。

一般市售的漂白水濃度約為5.25%-6.15%之間(52500ppm~61500ppm之有效氯),使用前看清楚產品標示的濃度,若無則依照產品上面的說明步驟使用。通常會用水稀釋至10倍至100倍,視不同需求而定。稀釋時用冷水,因為熱水會使HClO分解而降低消毒效果。稀釋後的漂白水性質不穩定,容易隨時間分解失效,因此盡可能在24小時內用完,而未稀釋過的漂白水比較穩定,可以存放比較久。

▲ 市售漂白水。通常產品說明或廣告文宣會標示次氯酸鈉濃度及稀釋方式。

正確稀釋方法

漂白水能殺死的病原體很多,需要的有效氯濃度(ClO–和HClO相加)不高。下表是常見傳染性病毒與細菌類病原體的有效氯濃度簡表,根據研究顯示,只要25ppm就可以殺死肺炎黴漿菌,100ppm就可以在5分鐘內消除高達99.9%的芽孢桿菌,500ppm能夠在30秒內有效抑制念珠菌活性,而市售漂白水高達52500ppm,相比之下濃度是很高的!順帶一提,一般流感病毒使用70-75%酒精就有效果,若手邊只有漂白水也是可以稀釋使用的,疾管署建議將市售漂白水稀釋100倍使用,表格後面將會介紹稀釋方式。

用於一般生活環境消毒時,若用5%漂白水,建議使用稀釋100倍的漂白水,比例為1:100,即1份漂白水與99份冷水,依照自己的用量調配,例如100ml的漂白水與9900ml的冷水(濃度為500ppm),再拿一條乾淨的抹布,將稀釋後的漂白水噴灑其上,並清潔家中廁所以外的區域,包含地板、傢俱、門把、按鈕等常接觸的地方,擦拭時要務必單一方向,不要來回擦。廁所區塊可以用1:10稀釋的漂白水加強消毒,即是用100ml漂白水與900ml冷水調製。稀釋溶液時應準備有刻度顯示之量杯,一般家庭若無該器具,也可以使用寶特瓶蓋,一個1250ml寶特瓶的瓶蓋容量約為6ml,兩瓶蓋的漂白水與一個寶特瓶量的冷水約等於稀釋100倍的次氯酸鈉溶液。

▲ 家中若有常用的工作區域、電腦桌等,務必要仔細清潔。
▲ 門把處是頻繁接觸點,需加強消毒。

如果是用於公共環境,如社區、校園、公園等,應針對公眾經常接觸表面以50倍稀釋過的漂白水執行消毒,即1份漂白水與49份冷水,稀釋後的濃度約為1000ppm。若是要消毒沾染過病患糞便、嘔吐物的地方,則以10倍稀釋之漂白水進行消毒。

至於漂白水消毒所需要的作用時間,若你使用「擦拭法消毒」,至少要停留10分鐘,再以清水擦拭;若為「浸泡式消毒」,建議接觸時間要超過30分鐘,再用一般清水洗淨。

現在你已經清楚漂白水的作用與稀釋方法了,熟讀它並記在腦海中,下次操作時必能得心應手!
越方便,越尊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敬那些願意彎腰的人們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