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作家/Zana
空汙絕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,而是全球的課題。
2019澳洲森林大火,蔓延至2020年持續燃燒,極端野火在最嚴重的新南威爾斯州殃及範圍超過500萬公頃,其次則屬維多利亞州延燒範圍達超過120萬公頃,統計下來這場天災共燒盡1120萬頃的大片土地。澳洲官方更遺憾表示,大火肆虐從19年橫跨20年長達半年之久,至少多達5千隻無尾熊喪命在此場浩劫。而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估算,澳洲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更高達3.06億,整整超過2018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地球大氣環境逐年升溫,自2017年以來環境長期維持乾燥狀態,森林大火釀成的慘況可說是一年比一年更為劇烈。
而回過頭來探討台灣的空汙議題,以前我們從課本中被灌輸的知識,大多都是關於受東北季風影響,霧霾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台灣導致。事實上,蒙上一層灰紗的台灣面貌全然是中國造成的嗎?在此要特別強調並修正這個大多數人心中的刻板印象。台灣PM2.5來源主要分為境內影響、境外影響兩大項,東北季風帶來中國霧霾即是所謂境外影響,經萬里空氣品質監測站整年統計下來發現,這波中國霧霾影響為期也僅14天,比例僅佔全年的3.8百分比,而境內及境外影響之比重為6:4,由此可見,台灣境內產生的污染因子比重是勝過境外影響的。台灣有三大污染源來自不同的產業活動-移動污染源、固定污染源、高污染產業,移動污染源來自相較大眾運輸工具碳排放高的交通方式,固定污染源為佔台灣最大宗的火力發電,高污染則來自鋼鐵與石化的重工業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PM2.5平均值低於10µg/m3 才算達到對人體無害的生活環境,反觀台灣自行訂定的國家標準為15µg/m3,甚至連台灣六都空品數值最低的台北市15.3µg/m3也都不及標準,WHO與台灣規範的標準值可見落差。儘管反空汙公投通過,產業鍊所面臨的課題需要長時間的努力,全體公民除了盡自己所能為環境減輕負擔,從小地方實行綠色生活,減塑、垃圾分類、購買有綠色標章之電器以及搭乘大眾運輸等等。你知道還能從居住環境來加以防範PM2.5嗎?
家可以說是人類的避風港,想要免於空汙處在家可不一定完全安全,營造良好居家空氣品質又不知到該怎麼做嗎?接續看下面文章你會更懂得生活。
改善居家空氣品質的兩種做法
總以為只要不踏出家門,待在家裡就能避免污染微粒。事實上,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(EPA)實驗證實,室內的污染比起室外高出2至5倍,再者,若室內為無窗空間,則嚴重度可能達室外空污的100倍之多。這麼說來家中的污染源到底來自哪裡呢? 像是住宅的地理位置,位於主要道路旁邊,或是所使用的家庭用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如油漆、建築材料、木製傢俱、清潔劑等,都會成為惡化室內空氣品質的最大幫兇。如果無法改變現狀卻又不想與污染微粒共存,現在就來介紹兩種方式為您打造良好的住宅空氣品質,養好空氣,過好生活。
居家植物
第二種-在家種植物的淨化方式,可能是大部分的人都曾經嘗試過,想想在家裡擺放幾株綠色植物,抬起頭看到它都讓人神清氣爽、放鬆心靈,不但低成本,還能兼顧室內美感,讓家中散發蓬勃的生氣。植物那麼多種你真的放對了嗎,研究顯示是哪擺放特定的植物才能有效達到淨化,趕緊往下看植物界的空氣清淨機,帶你介紹「空氣淨化植物Top10」。
空氣清淨機
第一種 - 能淨化室內空氣的方法可以說最快速又便利,也是現代人家中必備的電器-空氣清淨機,其本身倚靠機器內的風扇使室內空氣產生對流,將污染的空氣粒子帶進機內的濾網,濾網的存在能使污染物依附在上面,進而達到空氣淨化的作用。類型多元,淨化技術也是百百種,機器從基本到高端的需求都有,雖然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,但卻是值得投資的好方法。
空氣淨化植物Top10懶人包


常春藤:
常春藤能有效對付空氣中甲醛成分,甲醛、甲苯這種有害物質大多在剛裝修完成的房屋內含有高含量,雖然常春藤吸收甲醛不如其他植物來的厲害,但它卻是吸收苯的最佳植物代表。葉片數量多而密,上面有微小的氣孔有助於空氣微粒吸附,只要保持它的土壤潮濕、不積水、充足的日照,是個很好種也好上手的植物。
黃金葛:
號稱「隨便養、隨便活」的黃金葛應該大家都不陌生,強大的生命力也是適合新手栽種的好選擇。對於空氣中的甲醛、三氯乙烯、氨、甲苯等有害物質,黃金葛都能發揮良好的淨化、吸收功力。平時照顧方面,基本上只要有光的場域它都能安然存活,因品種多樣的關係,對於日照的需求程度也有些微不同,比方說顏色較白的品種-白金葛,本身葉綠素含量低,相對來說不容易吸收陽光,日照需求較低。而土壤對於水的容忍度較高,一、兩次忘了澆水也不用著急,因此,在辦公桌旁或是房間擺一株黃金葛再適合不過了。


虎尾蘭:
葉片有著流線形的俐落感,虎尾蘭的種類繁多,都別具特色,因此常是室內設計師用來增添空間美感的愛用品。不要看虎尾蘭外型美觀而已,功能性也是兼具,可以吸收空氣中有害物質達到80%,特別是對於甲醛有著強烈的吸收力。屬於多肉植物的它外型根本讓人猜不出來,既然是多肉植物,耐旱力、適應力十足,不用澆太多水,只要保持土壤透氣與疏鬆,都能夠適應其環境長時間的日照或是陰暗。
椰子類(黃椰子、夏威夷椰子):
棕櫚科木本植物,葉子茂密繁雜,植株型態較大的大型椰子類常見的有,黃椰子、夏威夷椰子,適合擺放至寬敞的客廳;而型態較小的小型椰子像是袖珍椰子,則可以裝飾書房或是臥室。淨化優點是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送出氧氣,改善室內空氣循環不佳的問題,振奮腦袋、維持心靈平靜。建議室內的椰子類植物適時的移置戶外接受日照,避免陽光直射植物,比起豔陽高照,椰子類植物更喜歡半陰又溫暖的環境。有些人也會拿來水耕栽種,增添不同的樣貌。


白鶴芋:
在一叢清一色深翠綠的葉片裡,會發現豎立著典雅又溫和綻放的白色花朵,那是白鶴芋明顯的特色。它的花婉如葉子,只有白色的苞片,沒有花瓣層層堆疊,像極了手掌。大片的葉子可以將空氣裡的甲醛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污染因子淨化,是少數可以開花的觀葉植物。白鶴芋需要大量水份,每天澆水保持土壤潮濕很重要,環境過於乾燥會阻礙花期以及生長,不用特意的照光,極耐得住低光環境,更是栽種白鶴芋的便利之處。
蕨類(波士頓腎蕨、檸檬鈕扣蕨、山蘇):
想不到能在野外叢林常見到,甚至下鍋料理成美味佳餚的蕨類植物也有如此淨化空氣的功力,較常見的蕨類像是山蘇、檸檬鈕扣蕨和波士頓腎蕨。蕨類的蒸散作用強盛,能夠有效過濾掉空氣中甲醛、三氯乙烯、二甲苯的含量,除此之外,還能有效調節室內濕度,尤其冬天來臨時,避免室內過於乾燥,人體的舒適感也能提升。既然能幫助改善室內的乾濕度,我們知道蕨類對於氣溫有絕對的要求,要避免放置於大型電器、冷暖氣等用電量高的家電旁,太過溫暖、乾燥的條件都有可能使蕨類枯萎,除了充足的水分,保持土壤濕潤、環境通風。加強溼度的方法還有,定期用噴灑的方式針對植株的葉片保養潤濕,或是在盆栽周圍噴灑霧狀水,都能使蕨類活得更長久。


印度榕:
又稱為橡皮樹,葉片大而厚、滑又亮,因其生長快速,待氣根長到與地面相接觸時,慢慢變成粗大的枝幹,以致我們現在看到路邊的印度榕樹型通常高大壯碩,常被栽種於室外寬闊的公園或庭院。將印度榕擺置室內的功效,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淨化家中環境的粉塵,對於空氣中循環的毒素與寄生蟲也能一併消除。想要種出漂亮的印度榕,給他充足的水分、充足的日照,適應力強的它便能活得漂亮。
蔓綠絨:
蔓綠絨源自熱帶型氣候的美洲地區,品種多元、數量繁多,樹型較大的像是小天使蔓綠絨、綠鑽蔓綠絨,小型的則有心葉蔓綠絨。熱帶品種的植株最大特色就是其寬大的葉片,使其在陽光下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,同時對於大面積吸收空氣中的甲苯和二甲苯,對於減少二氧化碳也是一大優點。耐日照、好高溫的特性,照顧上給予充足陽光,但也別過量,熱帶植物基本上都非常適應台灣的氣候。蔓綠絨屬於蔓藤植物,想要讓它抬頭挺胸可不容易,若少了支撐的欄架,蔓藤植物就會隨意攀爬,到時等它長大後可就來不及修正了。


火鶴:
豔麗出眾的火鶴花絕對是讓空間有畫龍點睛效果的最佳代表,而且還能除去一氧化碳和氨等有害氣體,如此兼具外觀及功能的植物深受女生們的喜愛。它的花梗通常高出植株,在下面托著頂端的佛焰包,彷彿火焰般的花紋搭配鮮豔的紅色或粉色,是第一眼吸住人們眼球的特徵。想要開出完美的火鶴花,需要充足日照,擺放至窗邊並避免陽光直射,建議可以在盆在底部留些水,防止火鶴缺水時不至於完全乾燥。
吊蘭:
有著「消除甲醛之王」的美名,大約能吸收室內80%至95%的甲醛、苯及一氧化碳,吸收功力非常強,吊蘭這株高手級的植物空氣清淨機,還能分解存在於空氣中的尼古丁,也就是常見製作香菸的成分,是不是很想趕快到花市入手一株呢?想要栽種吊蘭,注意選擇一個容量較大且深的花盆,對於這種根系較旺盛生長的植物來說,土壤不但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透氣,還能免於積水導致爛根。而它對於水的需求量不算高,平均一週澆水一次,偶爾忘記,甚至幾個星期也不會枯萎,是個適應力強大的植物。